第二十七集 淮南迷案(1 / 9)

山雨未来,风已满楼。

淮南王刘安欲反,似乎已是路人皆知之事,但亦仅止于策划层面,并无动兵迹象。

闲来无事,除却炼丹修仙,便与谋士伍被、左吴计议造反,察看地图,纸上谈兵,部署进军路线,以为消遣。

伍被乃楚国人,据传谓是伍子胥后代。因颇具才识出名,时为淮南国中郎。淮南王喜欢学术,屈身礼贤,招集英俊博学之士,伍被列居众士之首。

今见淮南王每日相召,商议造反之事,遂进谏道:大王乃是当今天子皇叔,尊贵冠于诸王,民殷国富,何出此亡国之言?昔我高祖伍子胥公,曾谓吴王:臣今见麋鹿,游于姑苏台上矣。今臣亦借先祖之言,将欲见淮南王宫中长出荆棘,露水沾襟也。

刘安闻言大怒:依卿之言,是谓我将如吴王,终将自尽,无颜再见先人于地下乎?

遂扣押伍被父母,囚禁三月不释。伍被不肯认错让步,只日夜涕泣而已。

三月过后,刘安再次召见伍被,问道:孤今欲拜公为上将军,肯从我否?

伍被:臣不敢从命。大王非欲起兵,臣为大王出谋划策可也,但不愿为将。

刘安:却是为何?

伍被:臣闻智者思虑通达,事未发而能预其征兆;故圣人行事,万无一失。周文王一动而名扬后世,列为三王之一,是因应天而动者。大王逆天而行,不败而何!

刘安:怎见得寡人便是逆天行事?

伍被:依臣观之,朝廷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尊卑有序,政通人和;天子做为,皆遵循古圣王之道,风俗淳正,纲纪完善。商贾载货周行天下,道路无所不通,贸易繁荣。南越归顺,夷羌称臣,束瓯入朝,拜见天子。拓长榆塞,扩朔方郡,匈奴受挫,元气大伤。虽不比古太平盛世,亦谓天下平安。王欲此时起兵,岂可成乎!

刘安:山东若乱,朝廷必以大将军引兵平之。公谓卫青其人若何?

伍被:臣之好友黄义,曾随大将军卫青讨伐匈奴。其说大将军礼遇士大夫,爱护士卒,人皆愿为效力;驰骋如飞,武功卓绝,熟悉军事,委实不易对付。谒者曹梁出使长安归来,亦说大将军号令严明,身先士卒;士兵休而后息,部将喝而后饮;士兵尽渡,自己而后涉河。皇太后所赐,皆转赐部下。即使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也。

刘安:我儿蓼太子,智谋过人,天下无双,非凡人可比。其谓汉廷公卿列侯,都不过沐猴而冠,徒有其表而已。便只一个区区卫青,岂能阻我举国之兵哉!

伍被:既如此,只有先刺杀卫青,大王才能起事。

刘安:公谓前番吴王起兵,以诛晁错,因何最终不胜?

伍被:吴王时为刘氏祭酒,又被赐几杖,可免入朝;统治四郡,方圆数千里;采矿冶铜铸钱,煮海制盐,伐木造船,国富民兴。赠珍宝以赂诸侯,与七国联合,统兵西进。以此造反,则初败大梁,又败狐父,致被越人俘获,死在丹徒,身首两分。命亡国灭者何?是天欲惩之,高祖亦罚之也。以兵强人众而不能成功,何哉?因违民意,又不合天时也。

刘安:吴王无能,怎知用兵之道?不知扼其险隘,致汉军皆出成皋,故而败亡。我派上将缓先扼守成皋口,复使周被发颖川军挡住辗辕、伊阙,陈定发南阳军据守武关;则朝廷控制洛阳,只余北有临晋、河东、上党、河内诸郡,及赵国交界数条溪谷,可以通行。人谓若断成皋通道,则必隔绝天下。孤据三川险要,招集天下精兵,公谓如何不胜?

伍被:愚臣不敏,只见其祸,不能见其福也。

刘安:诸卿弹劾,天子怀疑,形势所迫,不得不反!今诸侯多有过失,大都心中不安,定有响应我者;若诸侯不应,孤则回取衡山,与刘彻划江而治,公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