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齐的爷爷和大多数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有些生不逢时。老人家小的时候身逢动乱时期,家里成分不是很好,双亲都被关进了牛棚,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从小就背负了家庭的重担。凭借他骨子里的坚韧,和机智的头脑,一大家子人终于挺过了那个年代,迎来了改革开放。由于动乱,老人家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但他自学了初中课程,并且在半导体电子化工领域成为国内第一批技术员。他所在的科研小组所掌握的配方一直到2000年时,还较为先进。原本有着大好前途的他,为了朱鼎齐爸爸念书的事情,辞去了外地项目副厂长的职务,甘愿回到家乡的一家校办厂做一个驾驶员。可以说他牺牲了自己的前途,希望让朱鼎齐的爸爸能有一个好的学业。
朱鼎齐的爷爷,有着那个时代人的勤劳和勇敢。无论什么活,能自己动手,绝对不花钱请别人代劳。排水管,排电线,修家电,做家具,装修,他们更愿意花钱买烟请同事亲戚帮忙,也不愿意雇佣外人。在这个几乎什么都会的家长影响下,朱鼎齐的父亲就几乎什么都不会,因为朱鼎齐的爷爷,实在是太能干了。
因为要撑过特殊的年代,朱鼎齐的爷爷脾气十分暴躁,打打骂骂自然是少不了。朱鼎齐的父亲在性格上一直被压着,性格柔和中甚至有些懦弱。就是这么一个动手能力并不强,性格也随和的人,做了朱鼎齐的爸爸。
由于,爸爸会的东西不多,朱鼎齐有时候不得不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做早饭。由于爸爸的性格比较随和,所以同学们都羡慕朱鼎齐和父亲有时候的状态更像是哥俩,他爸爸真是一点严父的架子都没有,当然成绩不好,还是要挨揍的。挨揍的时候,朱鼎齐甚至有一种如愿以偿,对嘛,爸爸好像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爷爷在五年前因为癌症去世了,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好容易到了退休,却没有享到福,甚为可惜。朱鼎齐的父亲倒是个想得穿的有福之人,对生活要求不高,也没什么负担,平时对朱鼎齐的要求,也跟闹着玩儿似的,他常对朱鼎齐说孔子祖孙三代的典故。
大意是孔子的儿子孔鲤没什么建树,但是孙子孔伋著有《中庸》,被尊为“述圣”。有一次,孔子祖孙三人在一起谈古论今。不知不觉啊,谈到学问上来了,孔子和孙子子思(孔伋字子思)两个人学养深厚,探讨起来滔滔不绝,孔鲤没法插嘴。过了一会儿,孔鲤眼珠一转,插空对父亲和孔伋说“咱们三个人里面谁最厉害?”孔子、孔伋相互对视一下,会心一笑,感觉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啊!
只听孔鲤继续说道“咱们祖孙三人,我最厉害”。
孔伋问“父亲大人,你这么说是依据什么呢?”
孔鲤答道“儿啊,你爹不如我爹,我是不是比你厉害呀?”
孔伋一听,点头道“对呀,是这么回事儿”。
然后孔鲤又转过头对孔子说“父亲啊,你儿子不如我儿子,我是不是比你强啊?”
孔子微笑着点点头。
孔鲤说道“你们看,我们三个人,是不是我最厉害啊?”
父亲这么说,当然是希望朱鼎齐能入孔伋一样超过自己,另一方面也如孔鲤一般有着不菲薄,能坦然的小小的趣味
“朱鼎齐,来,让爷爷看看,都长这么高了呀!”朱老先生认出了孙子,满心怜爱得将130斤的孙子抱了起来,“哎哟,好……好结实呀!比你爸爸强,你爸爸那时候就是太瘦弱了。”为了挺过那个年代,朱老先生从小锻炼身体,街巷邻里之间,虽然不说横着走,那也是没人敢欺负的。但在那个肉蛋奶禽尚不能自由消费的时代,老人家的体格受到限制,骨骼比较瘦小。
“爷爷,您怎么也到了这里?”朱鼎齐擦了擦眼角的泪,他心中一热,如果能把爷爷也带会现实世界,那该多好。
“有些事情,你爸搞不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