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就轻易的拿下了清化、平武、义城、普安、金山五郡,而这五个郡的全面失守,使各方震惊的唐军在毫无准备、毫无所觉的情况贸然来战,从而引起了一连串惨败。
另一方面,他在南部的表现又过于乐观,认为高士廉可以凭之险,将李靖御在秭归之外,即使秭归失守,还有巫山、巴东可以防御;而在李靖西征巴之后,又让侯君集营救秭归。就在这个重大决策上他犯下了错误,如果当时的命令是让侯君集支援易守难攻的人复县、高士廉高放弃秭归、巫山、巴东,前往人复县和侯君集合二为一,那么李安远就不会中了苏定方的埋伏,南部也不会有今天的被动局面。
否则的话,即使苏定方为首的北镇军有所斩获,那么牺牲的也只是高士廉那一部,而不是这种大片领土沦陷、隋军不断杀来的危局。
“殿下,张总管的意思是撤军回蜀郡,以保持我军实力,然后集中兵力,在平泉和新津与南路隋军决战,我们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只要我们吸取以往的失败教训,一定可以成功歼灭一部隋军,虽然对于当前的局势不会起得根本性的大逆转,但至少可以坚定朝野上下、全军将士抗隋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击退很多不利团结的声音。”
元仁师回到成都城之后,就直奔东宫而来,可是他在大路上就可以听到种种不利李世民的声音,由此可见,这种声音已经到了甚为喧嚣的地步,现在唯一办法就是在军事上取得战果,扭转李世民的口碑,哪怕只是取得一小点战果都好,若不然,这种声音会越演越烈,当全城都在议政、都在置疑的时候,局势会凶险百倍。
“我也明白张士贵将军的难处,也理解他的求战之心,甚至连我也认为他的大决战之设想是我们目前最好的、唯一的办法。只是他和侯君集、翟长孙一旦撤军北上,隋军就会步步紧逼,根本不给我们备战的时间,仓促之间在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交战,我们获胜的机会更为渺茫,若是再败,南部隋军就兵临城下了,再想把他们打赢就难上加难了……”说到这里,李世民忽尔一阵恍惚失神。
也是这一刻,当李世民这个李唐王朝的最高决策人说出这番话之后,也终于理解了李渊、李建成的难处了。以前不是李渊、李建成不想打、怕打,而是不能打、打不起,现在的自己亦如是。
如果说今天的自己,是以前“畏隋如虎”的李渊和李建成,那么求战心切的张士贵,无疑是当初“赌性十足”的自己。而自己,在大势面前,终于是活成了曾经最为厌恶的样子。
“殿下,我们要是集中兵力来打,未必就会输。”元仁师尽职尽责的劝说。
“我也认为四军合一,能够打赢隋军某一部,但打赢之后呢?付出惨重代价的唐军能否守得住蜀郡?能否挥兵收复益州南北?能否把隋军轰出益州?”李世民反问道。
“这……”元仁师哑口无言,讷讷无从作答,过了好一会儿功夫,才实事求是的苦笑道:“隋朝国力鼎盛、兵强马壮,哪怕杨侗用五名士兵的命来换我军一名士兵,结果赢的还是他。”
“这就对了。”李世民认同的点了点头:“事实上,我们在南部和隋军还未打一战,要是我们撤退,且被隋朝骑兵从后面掩杀,使大决战打不起来、或是败了。这无论对朝廷还是国人都无法交代,所以我还是希望张士贵将军再努力一下,能够和侯君集一起稳定南方局势,至于北部之敌,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元仁师心中暗暗叹息一声,李世民态度其实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话语虽然说得很委婉,但其实变相的否决了张士贵撤军到蜀郡决战的建议,并且还希望张士贵、侯君集干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大胜。
“这么说来,确实不宜撤军入蜀郡决战,否则我们就失去腾挪余地。”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元仁师只好退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