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是有清醒认识的,也都没怎么当一回事,即便之前南京兵部主事唐荆川匆忙救援扬州,随后又去浙江湖州,说是备倭,可最后还不是委了一个江淮巡抚,镇压流民去了。
所以别看大明什么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割地的,终究还是统治阶级的尿性,第一件也是最紧要的一件事,乃是维持自己的腐朽统治。
倭寇云云,大家心知肚明,就算最后倭寇抢点东西去,也并不妨碍老爷们升官发财,可流民就可怕了,万一来个甚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那岂不是要砸大家的饭碗?
故此,倭寇打到南京城下,谁都没有料到,城内倒也果决,在几个卫所挑出平日称之为骁勇者,凑了两千人出城决战,却不曾想,这两千骁勇,和倭寇甫一照面,顿时被冲垮,当即杀死了数百人,连总兵都身死当场,剩下千把人嚎啕逃窜,倭寇却也不追,只是把割下来的几个当官的首级用长枪高高挑起,在城下炫耀一番,这才缓缓退却。
这一仗打的,人人心寒,己方两千,对面才几十人,结果两千人当即崩溃,死了七八百,连总兵官都被枭首示众了,而对面倭寇一个都没死……
剩下的卫所兵死活不肯出战,老爷你要派我出城,那就是要我去死……眼看就有哗变的危险。
兵书尚书张半洲到底是老督师,第一件事,便是率先把十三座城门紧闭,让兵丁死守城门,并且要求百姓自备粮草器械,登城守卫。
关闭城门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要求百姓自备粮草器械登城守卫,这个……未免就叫人诟病了。
几天下来,舆情汹涌,关键是,城外倭寇天天到城门下一阵炫耀,居然还张起黄罗伞盖,俨然是戏文里面天兵天将的做派。
四爷这个中年愤青,归震川这个老年愤青,这两位未免就受不了。如他们这般的读书人,城内起码还有上千,要知道,今年是乡试年,数千人争那举人的名额,家中但凡有点闲钱的,大多都是早早在南京城内租赁房子,苦读倒也未必,主要是,秦淮河边表子多,不就是要挣这些人的银子么!
这些人甭管有没有当官,但是,心态首先已经把自己当做个老爷了,既如此,这倭寇打到城外,岂不是丢了我等的脸面。
大家凑在一起,自然是要骂当道诸公。
这个说贼才七十二人,杀我南京兵士八九百,贼不损一人而去,堂上诸老只敢严守城门,宁不大为朝廷之辱乎?
那个说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与道,军卒月请粮饷十万,今七十二暴徒扣门,竟张皇如此乎?
意思总是一个,你们文武高官,尸餐素位,还不如让我们来……
兵书老子也读过,老子知兵事的,若我为本兵,定然可横扫六合八荒……
什么?一把腰刀几两重?须钢几何?一丁口粮几分?需役几个?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总之你们不行,我上我肯定行。
一堆牢骚怪话。
这归震川虽然是老道学先生,到了这时候,未免也说了句牢骚话平日养军果为何?
倒是四爷,人狠话不多,作为读书人,他自然是有仗剑的资格的,这次出门,倒也携带着一枚极上乘的倭刀,铭为相州五郎只是平日也不带在身上,叫老衙兵放在包裹里面背着。
他把倭刀一拿,归老先生极为诧异,贤弟这是……
四爷就说“辣块妈妈……即便杀不得一两个倭寇,难不成连面对倭寇都不敢么!老哥哥你竟在河房端坐,我倒要去看看瞧,是什么样的倭寇,这般骁勇……”
归震川大为震叹,“贤弟若生在汉唐,必是班超一流……”他匆匆把丝绦扎紧,就说“我与贤弟同去。”
二人就匆匆逆潮流而动,旁人尽往内城跑,他们偏生要往外面去……两个老衙兵愁眉苦脸,逢上这样的老爷,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