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若颜在崔家住了一夜,次日一早就去了府城。
怕三嫂忧心,崔华锦并没和她说三哥在山上受伤的事情,怕鸢儿说漏嘴,特意背着人叮嘱好几次。
其实也是她多心,这丫头在家里压根就待不上片刻,就蹿出去和村里的孩子玩闹在一起。
因金涛家应下村里人上山伐木,家里的日子略微能改善一些,这些婆娘们看到鸢儿也多了笑脸,有的妇人还把自家做的吃食给这丫头带上一些。
虽然心里嫌弃她们的吃食粗糙,可她也不在意,笑眯眯的装进自己的荷包里,还把她带的糖和零嘴分给别的孩子。
这样有眼力见的小丫头,小嘴也甜,很快就让这些婆娘稀罕上。
和村里孩子玩的热火朝天,鸢儿很快也忘了没去山里采摘果子的遗憾。
见鸢儿每日野在外面,到饭点也按时回来吃饭,崔华锦稍稍的叮嘱几句,也就放宽了心。
这日过了巳时,天气还算好。
坐在三嫂西厢里说着话做这绣活。
心里暗自算着从山上下来已经有四、五日,三哥的伤应该快好了。
崔华锦把绣好的荷包收起来,起身去厨房里给三嫂做点吃食贴补下。
“锦儿,你在家吗?”
才点着灶上的火,听到好像是菊花婶子的声音,崔华锦匆忙出了厨房。
院子里站着的陈菊花搀扶个瘦骨嶙峋的妇人,这妇人手臂上挎着竹篮,一脸病容,苦唧唧的眼神让人看了心里很难受。
她有些疑惑,总不会是带过来让婆婆给她看病的吧?
瞧这模样病的不轻,肯定是程爷爷和程叔叔看不好,菊花婶子性情又最为直爽,就把人送到自家。
婆婆虽然医术很好,因性子冷然,最不耐烦惹这样的麻烦,崔华锦的神情有些复杂。
人家已经上了门,也不好推拒,崔华锦把她们迎进堂屋里。
秀花瞧着家里有客,也不管锦儿小姐的叮嘱,抱着小闺女进了厨房,瞧着烧的干柴已经从灶口里掉出来,差点把一旁堆着的柴给点着。她暗自摇摇头,这丫头的心眼可真是实诚,自己这几日连一点轻巧的活都不让沾手。
瞧着锦儿这丫头面色不好,陈菊花还以为她生了病,知道她心软体谅秀花,这几日家里的活自己都揽下来做。
这会又怎能给崔华锦添麻烦,她略有担心的问着,“锦儿,你身子不舒服吗?我们不喝茶,坐下来说说话就成。”
“菊花婶子,锦儿身子好着呢,这位婶子是哪个?锦儿好像从来没见过呢。”
这丫头没病没灾的就好,陈菊花松了口气,“嗨,你差点吓到我,这嫂子是小山子的娘,刘氏,和你奶还沾些亲呢。”
原来这刘氏得了崔平松送过去的两只野鸡,虚弱的身子也养的能走动,儿子又在山里伐木,她心里感恩,今儿吃罢饭,要来金涛家道谢。
她有病在身,又卧床很久,从家里到金涛家也没多远,硬是走走歇歇费了快一个时辰。
路过程家门外,陈菊花看她走的那么艰难,很仗义的搀扶着她来到崔家。
眼前憔悴满脸皱纹的妇人原来是小山子的娘,崔华锦不禁埋怨起来,“你就是小山子的娘,你不是病了吗?咋还出门呢?”
这丫头果然和堂姑母一样的心眼好。
刘氏抹着眼泪,温和的笑着,“多亏你和你三哥对我们家照应,我已经好多了,锦儿这丫头长的可真俊,如今家里日子过的好,堂姑母也该宽慰了。”
村里有男人的日子还不好过,刘氏孤儿寡母的又怎能好呢,这些年娘俩没饿死,还是多亏小山子那孩子机灵又讨喜。
陈菊花嗔怪着递给她个帕子,“嫂子,你可别再哭下去,当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