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知吉凶赴家宴(1 / 2)

池鱼无珠 望秋先寒 1108 字 11天前

等送孔夏瑶到孔家门口,马车一转弯,就朝着太傅府而去。

孔夏瑶站在孔府门前,她转过身,本预备走进去,忽地又想到什么,脚步停在原地,侧过脸看着马车离去。

抱桃在一旁拎着从香域斋买回来的包裹,她看了一眼孔夏瑶,又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马车,道:“姑娘,堂姑娘她…”

孔夏瑶收回视线转过脸,道:“走吧。”

主子不说,抱桃也不再多问。

只是当她布置晚膳的时候,听见坐在桌旁的孔夏瑶似是呢喃,又像是在问她:“…香域斋这么小,我一直在四处走动,竟一下都没有与堂姐碰到。”

好奇怪。

但孔夏瑶仔细回想一下,自己余光内好像有李毓灵,又好像没有。

抱桃给孔夏瑶盛了一碗三鲜汤,内煲的鱼汤色泽白,轻薄的油在缓缓飘动。

孔夏瑶问抱桃道:“你可有看到?”

抱桃认真想了想,她当时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主子挑选的香料香膏上,想着该怎么哄孔夏瑶高兴了,对孔夏瑶所问的,她真答不出来。

认真想了想,抱桃犹豫道:“应是看到了…”怕这样模棱两可的话惹孔夏瑶不快,抱桃连忙继续说:“奴婢瞧见了蔻枝,堂姑娘,应当也是在的。”

孔夏瑶对抱桃的话信了五成,但她就是觉得太不合理。

明明她都与同一个人手肘碰到两次,但从进了香域斋后,竟是没有与李毓灵再见过…

不过这件事并不足挂齿,她看着桌上的菜肴,满满一桌都是她爱吃的,对孔夏瑶来说,吃饱喝足,明日的王家女生辰宴才是值得她费心费力的。

同样在用晚膳的还有李毓灵。

送完孔夏瑶回到太傅府后,吴氏身边的嬷嬷就来传话说今晚有家宴,就在长燕堂。

“有劳嬷嬷。”李毓灵温婉一笑,一副柔意绵绵的模样,看上去是个好拿捏的模样。

嬷嬷姓吴,是吴氏母家的家生奴,被赐了主家姓氏,至少在吴氏一干奴婢中颇有脸面,就如李守财一样,他也是被赐了主家姓氏。

枣冬送吴嬷嬷出去,一边相送,一边从她的袖中拿出一两银子,客气道:“怎得今晚忽地要二姑娘去长燕堂吃饭?好嬷嬷,求您指条明路。”

枣冬管着李毓灵的明面上的钱匣子,这部分,除了赏赐下人外,也没有旁的用处。

吴嬷嬷顺势收下,她今日拖着这把老骨头走一遭葳蕤居,就是为了拿到点赏钱,倒不说空穴来风呢,这二姑娘,手头上的确吃紧。

吴嬷嬷替吴氏打探到了消息,想赶紧回去复命,没想到被枣冬给拉住了。

吴嬷嬷又气又懊,暗想方才就应该麻利拿了钱就走,何必跟一个从老太太院里能挑大梁的人说客气话呢。

枣冬的客气话说得可比她好听说了。

吴嬷嬷被缠得没了法子,只得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近日府内有些风言风语…”

吴嬷嬷手里摩挲着银子,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枣冬接收到她的眼神,终于舍得放开吴嬷嬷,她没有再停留,当即客客气气地同吴嬷嬷告别,说了两句漂亮话,就转身往回走。

吴嬷嬷站在原地看着枣冬离去的背影,暗道这小丫头是个认死理的,不好糊弄,今日来本想大致认清楚这二姑娘身边的婢女,最好能搭上那个叫蔻枝的。

听说她是个从市井中被二姑娘看顺眼了带进府内的,想来也是个眼界短,眼窝浅的,心思多,不牢靠,是个可以为夫人所用的。

没想到来与她斡旋的是枣冬。

枣冬是老太太院里的人,衷心不说,还死脑筋,如今到了葳蕤居,认了二姑娘当主子,是真的一心一意替二姑娘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