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剑圣出阵!【4700】(1 / 5)

呼!

伴随着利落的振翅声,一只苍鹰在江户上方滑翔而过。

它的身下,偌大的江户染满血与火的色泽!

江户在燃烧!

火光摇曳,枪林刀树!无数生灵在战斗中消逝!

从南至北;从开阔的街道到逼仄的小巷……一道道身影快速奔走,激烈碰撞!

到处都是战场!

到处都能瞧见相互厮杀的两军将士!

“快来!这儿有贼军!”

“幕府的走狗!去死!”

“区区西国人,少嚣张了!论勇武,我们坂东武者开疆拓土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儿穿兜裆布呢!”

“他们攻过来了!”

“乌拉!”(俄语)

“快把铁炮扔了!这玩意儿派不上用场了!快拔刀!”

“奶妈!奶妈呀!”

“等、等等!我投降!投降!我根本不想打仗!是大树公他……等、等等!别杀我!别杀……咕!”

……

果不其然,直参们又出洋相了。

面对如狼似虎的法奇联军,甚至都还没接战,仅仅只是远远瞧见敌兵的身影,他们就开始自乱阵脚。

真正能够拿出勇气,想起自己是一名武士,敢于作战拼杀的直参,屈指可数。

绝大多数人一见到逼近的敌兵,一见到飙射而出的血液,瞬间失去胆气与斗志,抱头鼠窜。

有许多人在慌张逃跑时,或是不慎闯入火场,或是一头扎进敌军阵中,落了个滑稽的死法。

赶紧死掉,减少蛀虫的数量——这应该是他们所能做出的最后一点贡献。

到头来,一切都跟德川家茂、胜麟太郎他们所预想的一样——只有讲武军、火付盗贼改等少数几支部队能派上用场。

因为料到直参们根本派不上用场,所以胜麟太郎特地将这群废物和那些能打敢战的部队分开。

让前者去守一些并不紧要的位置,消耗敌军的武器弹药和锐气,将后者部署在战略要地。

江户的战略要地……除了爱宕山、御殿山等高地之外,当属“三十六见附”!

为了防卫江户城,城内和城外设置了许多城门,一般称之为“三十六见附”,但城门的实际数量其实更多。

城门的位置皆设在战略要地。

举例来说——

靠近中山道的筋违桥门。

靠近东海道的幸桥门。

靠近甲州道的四谷门。

靠近日光道的浅草桥门。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跟中国的城门不同,日本的城门并不追求高大、坚固,而是以“让敌军感到恶心”来作为设计思路!

这些要地的城门都是双层构造的桝形门。

所谓的“桝形门”是一种具有特殊设计的门,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城市防御。

其特点是门洞设计成桝形,即弧形,具有多重直角转弯处,能够有效阻止敌人的通行。

桝形门通常具有双层构造,外侧是高丽们,内侧是渡橹门。

这种设计使得敌人进入高丽门后,必须转个直角的弯才能攻击到内侧的渡橹门,从而增加了防御的层次和复杂性。

必须得转一个直角的弯,才能攻击下一道城门……想也知道,这样的设计势必会让敌军的冲锋势头受挫,而且极易造成敌军的拥堵,一大堆人挤在第一道门(高丽门)和第二道门(渡橹门)之间,跟堵车似的。

趁敌军正拥堵之际,扼守渡橹门的守军大可悠哉游哉地向下倾泻弹丸、箭矢、石头、煮沸的屎水……给敌军造成极大的杀伤。

正因这种“让敌军感到分外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