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始二年六月,雍州刺史袁顗率军进驻鹊尾。
沈攸之闻报,便遣部将张兴世越过鹊尾,占据上游钱溪。刘胡攻击钱溪,沈攸之却不往救,采围魏救赵之计,率众将进攻浓湖。
袁顗命人传话,扬言说已经攻破钱溪,众将都很惊慌,便劝主帅赶快回救。
沈攸之说道:此乃谣言,诸公不可自乱军心。
诸将便问:将军何以如此肯定?
沈攸之:假若钱溪已被敌军攻取,定会有几人逃回,岂有全军覆没之理?此定是他们进攻不利,传播假信以恐吓我也。诸公务必听我之言,勒令军中不许乱动。
不久张兴世果然遣使自钱溪来报,说已击败叛军,并送来俘虏数百。
沈攸之便将钱溪送来叛军割掉耳鼻,送给袁顗。
袁顗大惧,遣使追回刘胡。又因鹊尾粮尽,遂派一千余人到南陵运米,未料复被官军设伏打败。刘胡见势不妙,率先逃跑,袁顗随之溃逃。
沈攸之率军追赶,终于击杀袁顗于逃亡途中。继而攻入浔阳,擒斩刘子勋。
徐州刺史薛安都、益州刺史萧惠开、梁州刺史柳元怙、兖州刺史毕众敬、豫章太守殷孚、汝南太守常珍奇等附叛诸侯,皆派人到建康请求归降。
宋明帝览奏,认为淮南叛军已平,欲向淮北叛军耀武扬威,便令镇军将军张永、中领军沈攸之,率五万大军北上,迎接薛安都。
蔡兴宗谏阻道:陛下不可。薛安都勇冠三军,若归顺是实,陛下只需遣朝中重臣,一纸免罪及委命诏书即可,何须大军前往?其见官军耀武扬威而来,则必伤其自尊,更谓朝廷欲夺其兵、伤其性命,反不肯降也。尤其宜加安抚,勿使其投降魏国,以为心腹之患。
宋明帝不听,反问征北司马萧道成:若薛安都敢反,朕正好征讨之,卿意如何?
萧道成答道:蔡公之言是也。薛安都狡猾多疑,今若迫以军威,恐有害于国。
明帝不以为然:我平叛大军各路人马正锐,无往而不胜焉,卿其勿言!
于是便下诏令,命沈攸之为假节、前将军,并命其与镇军将军张永率五万兵马,前往彭城迎接薛安都。
薛安都本欲诚心归降朝廷,但见官军大举前来,以为是来剿杀,惊惧之下,果然便如萧道成所言一般,转而遣使投降北魏,并求援兵。
魏主闻报大喜,急遣大将尉元率精骑三万,连夜兼程南下,数日内便抵达彭城。
薛安都出城迎接,尉元派部将孔伯恭率精锐二千人在彭城内外布防,然后进城。魏军入城已毕,张永率军方到,因无攻城器具,以至无功而返。
尉元率大军出城追击,先切断张永粮道,又攻陷武原,击败守将王穆之。沈攸之与张永二将仅以身免,梁州刺史垣恭祖被魏军俘虏。
败信传报建康,宋明帝大愧,遂向蔡兴宗告罪:朕不听卿言,致有此败,愧卿多矣!
事已至此,蔡兴宗夫复何言。
其后经过连番激战,朝廷大军终于平定浔阳之乱。殷琰据守寿阳,直至泰始二年十二月才降。宋明帝叙论战功,诏封蔡兴宗为乐安县开国伯,食邑三百户。
至此淮南各地叛乱,终于平定。但薛安都为求自保降魏,致北魏大军在四年之内陆续攻下淮北、山东等地,刘宋国力大衰,人民苦不堪言。
泰始三年七月,宋明帝命沈攸之进攻彭城。
沈攸之奏道:粮运不便,不可出兵。
宋明帝怒道:卿自春天请求北伐,朕恐去岁大军新败,士气低落,故未允许。今士兵得息,秋水正盛,卿反而推托不肯出兵,系何因哉!卿若不去,朕命副将吴喜独往可矣。
沈攸之见皇帝语带激愤,只好奉命出兵。
大军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