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集 绝兵北道(6 / 7)

二妻,正妻糜夫人,是阿斗之母,糜竺之妹,死于当阳之败。次妻乃甘夫人,被赵子龙从万马军中救出,但因惊吓过度,一直有病在身。今经赤壁、南郡之战,居无定所随军颠簸,于前日病重而亡。故此我主心伤,请子敬莫怪。

鲁肃闻此,忽然心中一动,起身向刘备道:某知皇叔向依刘表于新野,并无存身之地,着实难为。鲁肃现有一计,可使两全其美,不知皇叔尚肯纳否?

刘备听了,句句打动自己心事,不由回思往事,悲从中来,放声大哭。明哭自己无有存身之所,兼怀中年丧妻之痛,其实更悔当初不听孔明之言,未先夺取荆州以为己有。

鲁肃被刘备哭得六神无主,于是眼望孔明:某之拙计,皇叔不以为可听否?

孔明自知刘备心事,遂劝止住悲声,对鲁肃说道:子敬乃高明之士,所言甚善,只是有些欠通。我主乃仁厚君子,不愿直言子非,故此只哭不答耳。

鲁肃奇道:某皆据理而言,有哪些不通?卧龙先生高才,请试言之,某愿闻高论。

孔明笑答:常言道物必归主,又云完璧归赵。荆襄七郡本是刘景升基业,其子刘琦尚在;我主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若说此番联手驱曹,东吴立有大功,自是不假,但我主并未袖手壁观,也曾出过力来!若非我主令关云长孤军渡江,以绝荆州北道,何有今日南郡之胜?汉家城池我大汉皇叔无份,反是你孙吴理所应得?某说子敬所说欠通,便是为此。

鲁肃未料孔明竟说出这一番言论,其理堂堂正正,实在无可辩驳,不由一时语塞,暗道:这孔明巧言令色,如此惫赖,殊非君子所为。

孔明察言观色,轻轻将话头收回:虽然如此,只是孙刘两家乃为盟友,不可坏了脸面,荆州之事也未必不可商量。适才子敬云有两全其美之策,何不说说,与我主共同商榷?

鲁肃见孔明说话滴水不漏,暗道:公瑾,你枉称聪明冠绝天下,此番遇到对头了也。

遂顺水推舟答道:我两家既协力抗曹,理应祸福共之。今皇叔丧妻,理当续弦;我主孙权有妹名仁,字尚香,不但聪慧,且是女中豪杰,堪配英雄。若皇叔随某前至江东,向孙将军求婚,将军亦必欣允。两家既为秦晋之好,则以荆州为嫁妆陪送皇叔,此计若何?

刘备静听鲁肃所说,尚未答言,孔明早就击案称妙。刘备早知孔明之意,也自半推半就,由得孔明和鲁肃商量议论,自己借口心绪不宁,请辞避归内宅去了。

孔明吩咐重开筵席,与子敬呼卢欢饮,就谈结亲固盟大事。

次日一早,鲁肃告辞,回归江东大营,回报都督周瑜:既然公子刘琦尚在,刘备又用诡计占了荆州,此刻不宜反目,更不能以刀兵相向,供曹操有可乘之机。今刘备甘夫人新丧,不如劝孙将军趁机与其结亲,令刘备为我东吴北方屏藩,以当曹操。公瑾亦休养箭伤,再练水兵,与主公平扫东南交趾、西南苍梧之地。若有余力,则进兵西川,吞并益州,开疆拓土独霸江南,其后再讨回荆州不迟。若担心刘备趁机做大,则不妨请其到江东吴郡就亲,借此扣留在彼,不使其回荆州,割断刘、关、张君臣之义,又绝其与孔明鱼水之情,则关、张、孔明等久必生疑见疏,此时荆州亦归我东吴矣。

周瑜听罢,虽然忿气未消,但也不由赞叹:子敬思虑长远,胸襟阔大,我不如也。

正在议论之间,忽报孙权由合肥遣使至营,周瑜即令请入。

使者进帐,与周都督、鲁大夫见礼毕,说道:情况万分紧急!主公率军久围合淝,累战不捷,损兵折将。由此特令在下前来告知都督,宜请刘备率其部下挡住襄阳及樊城曹兵,都督则收回江东大军,拨兵赴合淝相助主公,以夺江淮之地,预为北伐之基。

周瑜见此,与鲁肃互视一眼,正好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