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李白读书不用心时,骊山老母闲情逸志大起,又跑去溪边以铁杵磨针,以点化一代诗仙。其后又收唐朝樊梨花、宋朝穆桂英为徒,以助唐王征西、宋皇拒辽。
闪回结束,按下野史轶闻,以及民间传说,回说秦朝二世。
这一代骊山老母,却是战国时第六代掌门,齐宣王田辟疆正宫夫人,钟无艳娘娘。
钟无艳生卒年不详,因为齐国无盐(今山东东平)人,故称无盐女,复姓钟离,名春。生而相貌丑陋,生得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故与嫫母、孟光和阮女一起,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丑女。
因极丑无双,故此钟无艳年至四十,未曾出嫁。但却志向远大,饱读诗书,颇有治国抱负。当时齐宣王政治腐败,纲纪不振,全国上下怨声载道。钟离春为拯救国家,便到都城临淄,见到齐宣王,举目,张口,挥手,然后拍膝高喊:危乎哉!殆乎哉!
齐宣王大怒:狂妇,此举是为何意?
钟离春:我举目者,是替王观察风云变化;张口者,是惩王不听劝谏;挥手者,是替王赶走阿谀之徒;拍腿者,是除王专供游乐雪宫。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齐宣王:愿闻其详。
钟离春:民女闻说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今大王之所辖齐国,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安,此一殆也。渐台五重,万人罢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者强于左右,此三殆也。饮酒沉湎,以夜继昼,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政,此四殆也。愿大王除此四殆,无盐女并为大王迎战秦兵,不亦可乎?
齐宣王猛悟:非卿提醒,孤何知错耶!
上卿晏婴:无盐之女,实上天以赐我王,安国兴邦者也。愿大王纳其入宫,封为王后。
齐宣王遂纳晏婴之谏,果封钟离春为王后。于是便使钟离春全权管理后宫,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
宣王称霸诸侯,齐国复兴之后,钟离春便即离开临淄,西入骊山,再不回还。
典故由来:巾帼一词,来自钟离春。先秦时期,女子头饰以笄。东汉实行花钗,皇后要在高髻上插以六笄,即是发簪。只因钟无艳肥顶少发,则头戴“巾帼”,是为假发,以插珠宝笄簪。假发还有一个好处,匆忙时往头上一戴,就不用花费时间梳头。因巾帼向为女性专用,故引申为女子代称。钟无艳身上所穿,乃是上襦下裳;襦是短衣,裳是长裙。秦汉时期,男女所穿衣裳相同,只不过男子裳在上衣之外,女子穿在上衣之内。于是无论男女,当年都穿长裙,惟其巾帼不同,是原创始于齐宣王后钟无艳。
钟无艳入于骊山学道,拜骊山老母为师,数十年间尽习骊山门各项绝学,无一不通。
其后恩师仙化,钟无艳便承师衣钵,继为第六代骊山老母。
至秦始皇下葬骊山陵时,钟无盐已经一百六十三岁,尚且犹如四五十岁许,且容颜早非当年丑陋模样,而是艳丽不可方物,令人不敢直视。
骊山老母因恼恨胡亥坏了骊山风水,就此下山云游,欲坏秦朝国祚,以报其恨。
这一日行至下邳黄山,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便道友黄石公隐居在此,于是大喜,迈开脚步,出离县城,便往黄山而来。
黄石公闻说骊山老母来访,亦自大喜,遂引女徒许负,亲自迎至山门以外。
骊山老母看了许负一眼,惊喜不置,问道:道兄,此女何人?
黄石公:是我鬼谷门女徒许负,你问她怎地?
骊山老母:你鬼谷门下,历代以来皆是男徒,并无女子。因何到你这一代上,便擅自破例?此女当为我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