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文娟的恶意污蔑!(1 / 4)

我偶尔看见一个恶意满满、满嘴喷粪的自媒体营销号,叫做什么“世事新解”,它公开的诋毁李文娟研究员,竟然这样说:

“李文娟自称是农业科学专家。可是她的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学院生产布局专业,获经济学学士,与农业没有任何关系。后来到国外去镀金。在瑞典乌美尔大学地理系人文地地理专业博士学位,好像与农业科技也没有什么关系,不知道怎么成了农业专家。

有问题的是她一直在宣传要人吃转基因食品,为了证明转基因食品对身体无害。李文娟自称自己是已经食用了10多年的转基因食品。我觉得这个是真的。因为10年前李专家还是年轻漂亮,五官端正,现在居然嘴巴歪了,没想到转基因食品副作用这么大。

当然专家就是自学也没问题。既然都是农业专家了,难道不知道转基因的种子全部控制在国外巨头手中,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但是看到李专家说吃了10年,10年前嘴巴是正常的,现在嘴巴都吃歪了,你让人家怎么信?”

这种下作的人身攻击,让人拍案而起!

在信息传播迅速且繁杂的当下,转基因技术这一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本应在理性探讨与科学研究中稳健前行,却饱受无端质疑、恶意诋毁与不实谣言的困扰。

其中,以“世事新解”这类谣言发动机类型的自媒体号造谣的“转基因种子全部控制在国外巨头手中”这类极具迷惑性的谣言,就严重误导公众认知,阻碍农业科技的健康发展;而针对李文娟研究员的恶意攻击,更是对科研工作者的伤害,严重阻碍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知。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为依据,深入剖析,坚决打破这些谣言,扞卫科学真相。

从全球研发格局来看,转基因种子绝非被国外巨头一手遮天。许多国家在转基因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成果显着。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涉足转基因作物研究,是该领域的早期探索者之一。2008年启动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构建起了全链条转基因技术体系。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克隆252个关键基因,涵盖抗病虫、抗逆等重要性状,部分基因已用于创制转基因新材料,极大地扩充了我国在转基因领域的技术储备,有力地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基因专利垄断。以抗虫棉研发为例,我国成绩卓着,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棉花研发强国。截至2019年底,共育成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76个,累计推广4.7亿亩,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飙升至99%以上,充分展现了我国在转基因种子研发上的雄厚实力与突出成就。

在品种培育方面,我国同样成果丰硕。抗虫水稻、高植酸酶玉米、抗虫玉米、耐除草剂大豆、节水抗旱小麦等原创性重大产品不断涌现,研发与安全评价工作稳步推进。2025年4月,江苏种企的转基因玉米品种明天695D通过国家初审,该品种具备抗亚洲玉米螟、抗粘虫、耐草甘膦除草剂等特性,还高抗瘤黑粉病、抗茎腐病等多种病害,彰显了我国在转基因玉米品种培育上的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

我国种业的整体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截至2023年底,我国持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实际开展生产经营的企业达8400多家,到2024年,持证种企更是达到9841家。这些企业构成了我国种业的坚实力量,涵盖众多细分领域,在种业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形成了量大面广、梯度发展的产业生态,充分保障了各类种子的供应,中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种子供应问题。这些种子企业绝大多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像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早在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已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产业链完整、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