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父与子(2 / 4)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2265 字 2个月前

人对此并无异议。”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说得郑重其事,仿佛在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杨慎说道:“下官知道。”

杨廷和接着问道:“知道就好,那你为何要在朝会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与陛下争执不休呢?”

杨慎说道:“下官认为此事与礼制不符,若不及时指正,恐怕会酿成大祸。”

杨廷和于是说道:“可文武百官皆无异议啊。”

杨慎说道:“百官沉默不语,难道就是正确的吗?下官身为臣子,理当直言进谏,岂能因他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毛纪笑着说道:“没人说你有错。”

杨慎又说道:“那么,毛阁老的意思是,下官所言是正确的了?”

毛纪说道:“我并非此意。我说你没错,是因为你上书言事的本心是好的,但你说话的方式却有所不妥。”

杨慎皱眉道:“还请毛阁老明示。”

毛纪说道:“朝会之上,众目睽睽之下,你应当注意言辞,尊重陛下,而非一味地坚持己见,甚至与陛下发生争执。这样不仅有损君臣之礼,也会影响朝廷的稳定。”

蒋冕说道:“礼以义起,法缘情立,不衷诸古,则无以探礼之本;不通于时,不足以尽物之情。这不正是陛下与内阁所议定而所依赖的缘由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慎接着说道:“下官知道,但是所以《皇明祖训》中说凡朝廷无亲子,必兄终弟及。”

蒋冕一愣,心想杨慎这个大状元是不是在翰林院待傻了,说道:“但是陛下有子啊,不正是即将要入住禁内么?”

杨慎说道:“非也,人还都没到算什么亲子!再说他是陛下的亲子么?”

蒋冕见此不是办法说道:“杨修撰,此事原本就议定,群臣包括你都未曾上书?为何自今日始反而要在朝会公然质疑陛下?”

杨慎说道:“我原以为朝中诸公会有人上书言事,现在看来,竟无一人上书。”

蒋冕说道:“诸臣皆错?”

杨慎说道:“我何时说过诸臣皆错?”

蒋冕说道:“不愧是翰林院的才子。”

杨慎于是一拜说道:“既然如此,下官不再说什么了,礼以义起,法缘情立,不衷诸古,则无以探礼之本;不通于时,不足以尽物之情刚刚是蒋阁老所言,那是因为大宗即将绝嗣,小宗只有独子时,不能不让小宗独子入继大宗,保证大宗香火不断。但是选立崇仁王长子的情形是崇仁王有两字,不选支子而选长子,算什么情?依什么法?”

蒋冕心里面直突突,真是头铁啊,一点都不像他爹!

杨挺和不悦道:“杨慎,不得无礼。”

杨慎再一拜说道:“就是论事而已,既然内阁不能解惑,下官就先告辞了。”说完便走,一点也不给内阁面子。

毛纪说道:“后生可畏。”

杨廷和叹口气道:“如何向陛下回复啊。”

梁储说道:“如实回复吧。”蒋冕、毛纪等人皆不再说话。

此时同样远在江西赣南的王守仁接到对自己任命的诏书时,内心是坦然的。

王守仁身着便服,头戴网巾,坐在太师椅上,模样清瘦,双眼却是明亮清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教书先生,谁能知道他就是后世拥有立功、立德、立言,已然入圣的王守仁!

此时侍立一旁的是他的学生何廷仁。

王守仁自从被封伯爵、都督后,学生们往来不绝,学生们都一直劝阻王守仁辞去爵位,都督的任命,除非入阁,不要去京城。因为目前的朝廷与正德十六年之前并无两样。

起初他们基本上都常来,或者通书信,王守仁起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