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修码头(2 / 3)

丹楼紧邻谢府,谢氏对这里的一举一动非常关注,王仁智和陈苏丹刚刚进入雅丹楼,谢玉桓就得到消息,得知王仁智回到襄平的消息,谢玉桓立马到雅丹楼邀请王仁智晚上聚聚。王仁智本想晚上和周欣妍商议重修芦河码头的事情,城南区已经完成两条街道改造,交通跟不上的话仅凭襄平本地以及周边各地并没有多少发展前途。襄平陆路交通虽然比较便利,但是运力毕竟不如水路,并且比起水路成本高许多,襄平码头年久失修,装卸货物都不方便,并且稍大型的船舶就无法停靠,因此王仁智下一步计划重修码头。

如今的码头因为货船无法停靠,只能临时以小船搭建卸货通道,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装卸时货物损失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失。芦河全年都可以正常通航,即便是枯水期载重二百吨的船同样可以通航,一年中八个月五百吨的船可以通航,丰水期甚至可以通行一千吨级的船舶。一艘二百吨级的船运力与一个车队相比丝毫不逊色,商氏号称有一支船队,受襄平码头制约,全部由十吨五吨的小船组成,整个襄平空守一条非常好的行道,一共只有不到五十艘小船跑运输。

继续阅读

看着芦河里不时路过的大型船只,襄平人只能叹气,投资重修码头,不但对襄平经济发展作用极大,并且今后将形成以襄平为中心辐射周边的运输网络,把襄平建成周边城市的龙头。码头建成后,城南区又增加一笔收入,并且沿河地带必然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仓储地带,民众和政府收入双丰收。

重修码头的事情王仁智曾经通过周欣妍向胡进来透露过风声,胡进来自然很希望承建码头工程,但是重修码头有很大的资金缺口,城南区没有这部分资金。城南区改造了两个街区,八百万的改造基金所剩无几,王仁智计划从城南区政府手里独自承揽重修码头工程,担心舆论对周欣妍不利,有以权谋私之嫌。

现在谢玉桓相邀,作为合作伙伴,王仁智不好拒绝,他只能晚上回去后同周欣妍讨论重修码头的事情,先见见谢玉桓这个合作伙伴。谢氏少族长谢世轩亲自在门口迎接王仁智夫妇,寒暄过后把两人带进谢府内的一个小客厅,谢玉桓迎出客厅很远一段,谈笑间几个人进入客厅。

刚刚落座,谢玉桓就说道:“王医生真是心大啊,这边一个雅丹楼过百万的过程,招聘之严格又轰动襄平及其周边,期间还新开两间铺子,你这个正主居然一外出就是几个月。我就想不明白,难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必须要你老弟去处理?不怕襄平这里出意外?”

王仁智道:“这些虽然也很重要,但是不满老哥,确实还有些事情比赚钱重要,如果不是有其它事情,又临近新年,我恐怕得年前才回来,需要忙的大事情真是太多了。”

如果是别人这样说,谢玉桓恐怕会对他嗤之以鼻,难道你还能忙过我这个谢氏舵手不成?可是面对王仁智这个奇葩,他真不敢卖这个老,仅仅是未来雅丹楼的小厮侍女培训,就令他非常吃惊。当初百草堂为雅丹楼招收了两千多人培训,谢氏在其中占一百九十四个人,包括他身边的八个侍女,如今雅丹楼还没开张,谢氏一百九十四个人已经有一百六十个人惨遭淘汰。还留在唐家寨的只剩下三十四个人,其中他的侍女只有一个还在坚持,据回来后的侍女反映,谢氏的淘汰比例在各方势力中最低,有的势力三五十个人尽数全部淘汰。

谢玉桓等无不好奇,是什么样的培训如此严格,淘汰率这么高,可是回来的人仿佛提前统一过口径,无论淘汰时间早晚,全部都表示不可说,即使是他的侍女也不例外。这些惨遭淘汰的人都有些共同之处,对自己遭到淘汰没有任何怨言,认为培训当中做到了公平公正,同时对唐家寨充满敬畏,认为一个明智的掌舵人绝对应该选择与唐家寨成为合作者,千万不能成为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