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笑容更僵了,他尴尬的说道:“阿孩啊,我这也是为你好。”
杨暕呵呵一笑,冷言冷语、阴阳怪气的说道:“所以兄长就趁我不在,把刘武周和梁师都挖走了?”
杨昭有点绷不住了,他没有再接杨暕的话,而是冲着四方朗声说道:“诸位,契丹小国悍然入寇营州、杀我大隋数万百姓;此耻此仇,倾尽黄河之水也洗刷不清。卫王临危受命,率领大军旦夕之间灭契丹国祚,大涨了我大隋雄风。”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奚族、粟末靺鞨慑我大隋雄风,争相降隋,使我大隋疆土再增加千余里;试问大隋兵威如此,天地之间何人敢与争雄?”
“大隋万岁!”
“卫王万岁!”
一众文武纷纷高喝,回应着杨昭的话,左右围观的百姓在他们的带领之下,神情激动的跟着发出了惊天动地咆哮。
在文武官员和百姓的高喝声中,杨昭脸上的笑容变得更为灿烂了,他为大隋取得大胜而感到高兴、也为杨集再次取得无上功勋而高兴;但更多的,却是因为他压制了杨暕一头。接下来,他又大声的当众夸赞了杨暕几句,然后走向随军出征的杨续、杨縯、杨钢、杨知庆、杨知运、杨知亮、宇文协、宇文皛等人面前,狠狠地“慰问”了一番。
尤其是在杨知庆、宇文协面前,特地驻足了好一会功夫,十分热情的当众请述两人在北征期间的表现。
杨知庆是纳言杨达的长孙,同时也是杨达重点培养的孙子,本来就深诣自保之道,此时又见杨昭和杨暕那明争暗斗,于是对杨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仅仅只是向杨昭描述了一下自己参与的战斗,便不复多言。
即便杨昭锲而不舍的夸他英勇,他也没太大反应。
宇文协是驸马宇文静礼长子,与杨昭是同一辈,他对杨昭的热情感激涕零,嘴皮哆嗦的讲述了一番他带兵上阵的过程。
杨昭似乎十分满意宇文协的的态度,不但再次夸赞,还解下腰间玉佩,大方的赐给了宇文协。
“卑职多谢太子厚赐!”宇文协高高兴兴的接过玉佩,恭恭敬敬的躬身道谢。
趁着杨昭夸赞“皇二代”的契机,杨暕撇着嘴向杨集道:“王叔,你的人可要被拐走咯!”
在杨暕看来,宇文协就是杨集的人,可他对杨昭表现得这般热切,而且还收杨昭的玉佩,这分明就是意志不坚的表现,想到自己两员大将被杨昭拉拢走,便愤然的“挑拨离间”了。
“这些将领与我的家将、亲兵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不是皇族成员,就是外戚、将臣子弟,此番随军出征,不过是历练而已,既然完成任务归来,日后他们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军,都与我没有关系了。”
杨集又不是傻子,岂能不知杨暕的用意?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把“皇二代”放在心上,而杨昭又没有拉拢凉二代,于是对杨暕的“挑拨离间”装作不知。
而杨知庆对杨昭的“冷漠”,也使杨集猜到杨达同样不想掺合到杨昭和杨暕的纷争之中,一来是因为杨广四十不到,还有大把阳寿,在他谢幕之前,储君之位仍然充满很多变数;如果贸然支持杨昭或杨暕,日后不仅得罪杨广,还容易落里外不是人的下场。二来是皇族子弟已经处于权力框架的巅峰,并不需要以站队的方式捞取政治资本;所以此时忠诚杨广、遵从杨广的意志行事,才是上上之策。
不过杨昭这么做,倒是告诉杨集一件事,那就是“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的杨昭终究进入太子这个角色了,他生怕杨暕成为第二个杨广、第二个杨谅,开始有意识的拉拢文武百官、有意识的打压杨暕了。
众人寒暄过后,继续向北方的皇宫行去。
——————
(家母做了一个大手术,恢复状况良好,多谢诸位兄弟关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