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乖乖的回到关中去。
想到这里,冯从吾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听你的吧,我等你们的消息。”
张余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等我的好消息。”
宋应升三人出了冯家之后,宋应星还是有一些兴奋。
与大哥不同,宋应星这一次对张余赞同更多。至于张余说的那些话,他没有多少感觉,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现在能做什么。
宋应升三人一路上往回走,却没有人说话,显然气氛有一些尴尬。
直到宋应星转头看向张余,神色依旧带着些激动的问道:“你觉得我们能做得成吗?”
张余点了点头头说道:“我们一定能做得成。”
说完这句话之后,张余咬着牙说出了两个字,“一定。”
像是在给宋应星信心,也像是在给自己信心。
在另外一条街上,朱由校装扮成一个富家公子哥正在瞎晃。
陪在他身边的是大太监陈洪,此时一副老管家的模样。
还有一个就是戚元辅,这个朱由校亲自挑选的贴身侍卫头领。他就更简单了,打扮的就像一个有钱人家的车夫。当然了,还有护卫的意思,因为他带着刀。
至于其他人,则散落在各处。
朱由校手里面拿着一把折扇,不时哗啦一声展开,摇晃着向前走,颇有几分纨绔子弟的意思。
要是带上几个打手,调戏一下良家妇女,妥妥的街头恶霸。
不过朱由校自然不可能这么干,虽然他心里面也很想试一试。
果然人的心里面都是有阴暗面的,压抑久了干坏事都觉得兴奋。
转过一条街之后,朱由校来到了内务府的门口。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朱由校走过去看了一眼之后,转身便从另外一个门走了进去。
这里边来考试的人大概分几类,首先就是勋贵和勋戚家的。当然了,肯定不是嫡系子弟,庶出的有可能都不是,大部分都是旁支或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亲戚,或者是手下的家人,比如管家的儿子之类。
这种操作朱由校也不意外,一旦管家的儿子去了内务府,那就相当于自己家人进去了。所以勋贵勋戚经常干这种事情。
除了这一拨人之外,还有穷苦的读书人。
不要以为每一个读书人都是有钱的,穷人还是非常多的,想搏一个前程的人更多。
穷秀才,穷秀才,这三个字不是白叫的。在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穷秀才,金举人,银进士。
这种划分的方法,一方面说明了他们的考试难度,考中举人之后进士反而好考了,另一个方向也说明了经济实力。
要知道,大明朝现在几百万上千万的读书人,每三年考进士才考中多少?考举人又能考中多少?
很多时候,在现实面前就是需要你弯腰的。就像在朱由校穿越之前,有编制的街道办职位都会让人蜂拥而至。在这个时代情况也一样,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何况朱由校给的还是内务府的编制,怎么也比胥吏好吧?
再差也是官,可以升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穷苦的读书人自然是趋之若鹜。
除此之外,第三个比较庞大的群体就是胥吏。内务府接收胥吏,自从这个消息发布之后,胥吏们自然是蜂拥而至。
要知道,谁想改变自己的出身,那他们就是最想的一群人。
胥吏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的日子,有的人愿意过,有的人却不愿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务府就成了他们非常好的选择,自然而然的就会跑过来。
朱由校在外面逛了一圈,基本上已经能够区分出这三类人。
可以说还没有进入内务府,他们就已经天然分成了三个派别。这倒不是其他的问题决定的,而是从出身上就已经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