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2 / 3)

争取到一点改善那是最好的,若是不成也没有什么,反正她就没有打算在这秦府久留,倒是秦老太太和那位周姨娘之前让人一直忽视,没想到趁着自己这件事突然发难,倒是让曹氏打了个措手不及。

曹氏顿时急了,连忙出言拒绝“不妥!荆州是蛮夷之地,妾室掌家不过是权宜之计。”曹氏一边说一边冷静下来,对着秦老太太缓声道“圣上眼看着就要迁都满城,老爷整日整日的在外头忙碌,除了接待大宛使团,也要忙于制定迁都的仪制规章。娘您就是不心疼我,也求您看在老爷的面上莫在此时惹事,一个妾室掌家,外面人如何看我们秦府?只怕有些体面的人家都不会愿意再与我们秦府打交道了。”

“往重里说,那就是妻妾不分,宠妾灭妻!”曹氏说道这里目光重重地剜了周姨娘一眼,这才转过头来继续对着秦老太太说,“老爷领着礼部的差事,本就是掌礼乐仪制之事,可不敢叫人说一句知法犯法。”

原先搂着秦心心的周姨娘,被曹氏用目光瞪了下,仍旧是温柔如水的样子,她轻轻拍了拍秦心心的肩膀,叫她自己捏紧了披风的领口后,才走到秦老太太与曹氏面前行了个礼方道“太太误会了,奴家自知自己的身份,当不得这样的重担。只不过太太也要顾念老太太疼爱孙女的一片心思,知道太太掌家辛苦,不如让照顾大小姐的差事让奴家替夫人分担一点。”

她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只见女儿依旧是畏畏缩缩地坐在一旁,哪怕是她在开口说话也不敢往自己身边瞧一眼,顿时心中一酸,强自按下,又吸了一口气道“夫人辛苦,替奴家管教那个不成器的女儿,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如今要是能为夫人尽点孝心,绵尽薄力奴家已是感激不尽。”

曹氏见着周姨娘这幅低声下气的样子没有一丝高兴,反而如临大敌,冷笑着道“周姨娘你说错了,颂慈分明是我的女儿,教养颂慈本该就是我的责任至于“曹观音说道这里抬起头,眼睛微微眯起望向秦心心“还没有问过你叫什么名字呢?”

秦心心心下一笑,这是把自己当成和周姨娘、秦老太太一伙的了,不过本来也没想过她会喜欢自己秦心心抬起头对着她露齿笑了笑,继续维持自己听不懂邺国官话的人设。

好在木樨机警,还记得自己的任务,忙附耳对着秦心心低语了几句。外人只看见秦心心点了点头,随即低头对着木樨的耳边答了。

“大小姐说她小字心心,她娘就叫她心心,还不曾取过大名。”

摸不着状况的秦颂慧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秦心心,这算什么怪名字?”

秦老太太记着秦心心听不懂官话,因此丝毫不避讳地对着曹氏说“既然你是为了那件事才把人接回来的,那么还是早日跟濂儿说一声,给她取了大名记上族谱,省得日后宫里来人相看时急急忙忙。”

这是正事,曹观音也不敢在这件事对着秦老太唱反调,忙躬身回道“是,娘高见!老爷临走前也交代我,三日后轮到他沐休,回来就办这件事。”

一旁秦颂慧大大咧咧地说道“既然爹爹三天后就回来,那么也不用麻烦爹爹取名了,娘你给她随便取一个就行了。”

曹氏连忙推却,白了她一眼却不见丝毫怪罪,只是嗔道“你这个孩子瞎说什么,这里还有老祖宗在哪里轮得到我班门弄斧?”

秦颂慧对着老秦氏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到底是从小养在跟前的孙女儿,除去儿子和孙子,就属她最亲,于是爱怜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到底看在秦颂慧的面子上,对着曹氏也稍微软了些脸色“很是不必了,颂慧和颂慈的名字就是你和濂儿商量着取得,这个女娃儿的名字一事不劳二主,也交给你取了吧。慧慧说的很对,这点小事也就不必去打扰濂儿了。”

秦老太太对着这个从乡野间冒出来的孙女也没什么感情,反正是来替她的嫡亲孙女儿挡灾的,不过是在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