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引彼此为知己的。”
言书说的这些,他自然是不知道。
宋家本是簪缨世家,历任家主,在前朝宫中也屡屡被委以重任。
后来,李朝没落,一代更比一代颓唐,宋家虽有心辅助,却也做不了那力挽狂澜之人。
再后来,便是本朝圣祖爷举兵起义了。
宋盟的太爷爷颇有远见,在清歌公主代父出征的前一晚,特意入宫面圣,在宫中整整呆了一整晚。
没有人知道,那一晚他与前朝的君主谈了什么,只是在他出宫后,当机立断的将整个宋家一分为二。
袭爵的长子改名换姓,却分走了宋家大部分家业,连人带钱,毅然决然的随着公主一道奔赴前线,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以身报国。
体弱的次子仍遵宋姓,拖家带口,领着余下的二十几口人,南迁至江南一带,开始了商贾的营生。
太爷爷毅然的取舍,虽是折了大半人口,可好歹也算保留了一点血脉。正真的做到了忠孝两全。
先头那几年,宋家过得很是艰难。他们本是武夫,哪懂得什么经商之道,后来,因着什么机缘巧合,新登基的圣祖爷,在一次南巡中爱上了他们产的香料,金笔一挥,点了他们做了皇商,日子才算慢慢好转过来。
宋家虽然子嗣单薄,但若是一直如此,兴许也能平安无事的再度过百年,偏生到了这一代,出了宋盟这么一个脑后长反骨的孩子。
就像这少年说的,他确确实实是宋家的独苗。
次子体弱,一生只得一子,这倒也罢了,偏生,这娃娃体质类父,也有胎里来的弱症,于生育一事上,艰难远胜于父亲,寻方问药的,到了四十岁上下才得了宋盟这么一个儿子。
欣喜的是,这孩子虎头虎脑,身体强健远胜于一般娃娃,苦恼的是,在宋家蛰伏了两代的武人素质,在他身上有了升华一般的体现。
简而言之一句话,宋盟是个实打实的武痴。
这原也不是什么坏事,他们这样的人家,虽是不得不深埋于市井,可骨子里流的还是战场上厮杀百年留下的气息。
只是他太爷爷在分家时明确留下过一句话。
宋家次子一脉,永世不得习武,不得以武入朝堂。
这句话,保了宋氏一族,却毁了宋盟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