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拨乱未必反正(3 / 4)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418 字 4个月前

如此,几次三番下来,西军勤王兵马虽然没有遭遇重创,却被神出鬼没的同军骑兵折腾得够呛,士气极度低下。

仗打得如此窝囊,将士们怨气很重,对他这个主帅也颇多怪话,种师道还能忍。

可数万大军被千余同骑所逼,离都城近在咫尺却难再进一步,直到同军撤走才赶至临安城下,虽然军事上的损失极小,政治上却严重失分。

其人殚精竭虑为朝廷保住元气,不仅没有受到英雄般的待遇,还被各方诘难。

朝中谏官针对其人手握数万勤王兵马却顿兵不前,坐视临安被围天子百官几欲被敌人掳去险恶用心口诛笔伐,弹劾都堆成了山。

老种还没法辩解,谁叫勤王大军打了这么多仗,损失还不到千人呢?

你种师道若无异心,为何不敢拼命?

幸好老种的资历足够老,在如今军帅凋零又急需用人的大环境下,天子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顶多留着这些奏章恶心人。

所以,皇帝现在征询其人李右丞“护送”同军的建议,种师道无话可说。

不过,李纲这个建议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

汝州、唐州、颍昌府等地失陷后,本就溃兵、盗匪横行,现在同军退兵又招揽一波官民,各地更加混乱,没有大军进驻,短时间内别想恢复正常秩序。

因而,种师道明知道追击同军的主意馊透了,也只能昧着良心附和李纲的建议。

而且,为了政治上不再失分,其人还得积极请战。

大宋最能打的文武重臣都支持派重兵护送同军出境,赵桓这没主见的皇帝也只能顺应人心,派兵出征了。

赵官家当下便分遣将士,以卒万于数道并进,且戒诸将度便利,可击即击之。

并诏凡依附同朝的官民只要复归本朝者,朝廷不予追究,许各还其乡国。

出兵前,军帅种师道再三要求各部务必大张旗鼓,缓进勿急,只要将同军礼送出境就算完成了任务。

其人强调这么多,就是怕有人贪功,导致仗打完了还败一场。

各部军将也不想枉送性命,出南阳府之前都严格遵守了制置使的要求。

但得知同军早在三日前就果断撤出境内且一路不停后,一些军将便有了别样心思。

须知道,这次同军入寇,汝州、颍昌府等州县官员可是尽皆降敌了的,尽管天子下诏免除了他们的罪责,但大军不到,哪有那么容易反水?

这种不用打仗就能收复失地的大功,谁不眼红?

另外,遍地的盗匪也是功劳,还有金钱。

这些人趁着天下大乱可没少捞好处,军爷们再从他们手里劫下钱财天经地义。

宋军将士不敢跟同军交战,却对这些战斗力更渣的盗匪没有半点心理阴影。

既能得功劳,又能捞钱财,还能恢复军队士气的好事,谁会拒绝?

于是,各部逐渐放开了手脚,开始抢功劳竞赛,并很快抢红了眼。

有些人追不到到处乱窜的盗匪,便将注意力放在了惊慌失措的百姓身上。

汝、颍等地的百姓万万想不到,同军打过来没多少的事,甚至还保护百姓。

反倒是入侵者退走之后,才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但百姓做完噩梦后,就轮到宋军自己了。

当宋军统制杨世可率两千人渡过颍水,准备向东收复颍昌府长社时,同骑突至。

其部当即大乱,将士们争相渡河,淹死者众……

事实上,统帅骑兵师的岳飞虽然杀了回马枪,却没有再启战端的想法。

只因杨世可等人急于求功,闹得实在不像话,为了震慑这些眼里只有钱财不顾惜百姓的家伙,其人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