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运筹(1 / 4)

崛起崇祯 破冰传奇 4016 字 2020-08-27

可以说,大明初期实行的“开中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北方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尤为有效。

为此,朱元璋曾经特意制定律法规定“凡监临官吏诡名及权势之人中纳钱粮、请买盐引勘合,有侵夺民利者,杖一百,徒三年,盐货入官……”

这一律法的出台,在当时极大的震慑了官僚权势阶级妄图染指盐引谋利的企图,对开中法的实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自朱元璋死后,开中法在大明权贵及各方利益集团的眼中,已然成为了他们权力寻租的目标。

成化、弘治年间,由于私盐盛行,权贵等又随意向皇帝奏讨占窝、垄断开中。

造成盐引的派发量大大超出了盐业的产能允许范围,这迫使大量边地商人空有盐引,却无盐可领,只能在盐场等待新盐的产出。

有的人需要等待守支数十年的情况出现,这极大的打击了边商输粮支边的热情。

从而导致开中法的执行变得举步维艰,很难再像洪武、永乐年间那般良好运行。

明嘉靖十三年,户部给事中管怀里总结了开中法被破坏的危害。

大明弘治五年,时任孝宗皇帝户部尚书的叶淇提出了纳银领取盐引的办法,即“折色法”。

从此规定商人们以后不需再将军需运往边镇,只要向国库缴纳银两,就可获取盐引。

虽然,大明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年之内就为国库增加了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但是,叶淇对盐政的改革,彻底的改变了大明初年开中法“盐政边政相结合”的国家军事战略方针,取而代之的是以食盐专卖为获取财政收入的直接手段。

这种短视的做法只看到了眼前的财政利益,却没有看到对国家战略层面的影响。

原先得益于开中法的边商,为获得更高的利润,直接建设边镇商屯,促进了边区军需供应充足。

但折色法的出台,直接将边镇经济发展的基础抽离。

边商逐步撤出,商屯荒废,边镇军需再度紧张,军费支出大幅提升,大明陷入了更加可怕的财政危机。

而现在,崇祯皇帝无疑是想借着晋商被清除的机会,从新恢复开中法。

“诸卿,朕择日将取消折色法,恢复开中法,尔等意下如何?”

“皇恩浩荡,我们没意见,一切听陛下的圣意。”

天下掉馅饼的好事,陛下还问意下如何?

真是太给大家面子了。

勇卫营众将谁敢有意见?

那不是给脸不要脸了,自绝于勇卫营。

也因此,在沉默片刻之后,最终周遇吉笑呵呵代替众将说出心里话。

“陛下,此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勇卫营将士责无旁贷,臣为陛下贺!”

心思通透的陈奇瑜,已经完全领悟圣意,并深感叹服。

在他看来,陛下此举,可谓是一举三得。

首先,恢复开中法,取消折色法,有利于朝廷。

明初开中法的制定,可以说并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制度,更多的可以看做是对国防有益的引导政策。

可惜再好的制度,也必须依靠人来执行。

现在陛下利用清除晋商的机会,用勇卫营将士眷属取而代之,其用意深远,却又顺理成章。

可以想象,今后要扩大至三十万人马的勇卫营,必然是大明最大的一股势力,没有之一。

有谁想从严格执行陛下开中法的勇卫营将士口里夺食,那可要三思而后行了。

毕竟,勇卫营将士不比商人,他们是玩刀玩命的一大群人。

若是惹怒了他们,纵使有陛下转圜调节,估计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再说了,陛下到时帮谁还不知道呢?

其次,通过利益分配,勇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