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共同对新坦克进行实时测试与研发。”
“第一批次的样车有十辆,虽然数量距离装备全军还差得很远,但给战士们用来练练手培养技术骨干暂时还是足够了。”
“司令员,那这车现在能不能执行行进间射击任务?”
“现代的观瞄设备只安装了一辆,不过也不是什么先进设备,就是以前出口到巴基斯坦的那套,其他的新坦都没安装现代观瞄设备,只安装了基于五九坦克的静止射击体系~。”
宁雷摇了摇头,直接说了样车的短板。
“那这车岂不是只是个壳子?距离形成预期战斗力还差很远啊。”
“不能这么说,老陈,这壳子你在哪个国家见过,燃气轮机的动力除了美苏你在哪个国家见过?”
陆军出身的章任天对陈广汉关于新坦只是个壳子的评价很不满。
“一千所正在开发全新的柔性生产线,他们的产品批次采用渐进式更新和正常的军工装备定型完全不同,我们以后会慢慢习惯的。”
梁远虽然不懂坦克的具体设计,但有些好的思想梁远还是能说得头头是道的,比如整车必须具备升级冗余,比如整车的模块化设计,比如和a类似的渐进式版本更新等等。
就共和国陆战装备来说,共和国设计师的思维一直都不落伍,但新思想的验证具备很大的失败可能还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的,不论制度还是经济,此时的共和国都不允许投钱进行类似前沿验证技术类的研发。
一千所某种程度上算是给共和国坦克设计师压抑了几十年的创作欲望搞出了一个减压喷口,结果使得燃气轮机这条线路的样车技术标准简直激进的过渡,这个科幻外形爆表的新坦就是新思维爆发下的全新产物。
反正主战坦克传统的那条技术线还有柴油机兜底,燃气轮机这条线钱多想法多可以随便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