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动力总成(3 / 5)

斯贝组成低成本的全燃动力总成,用在海军的非主力作战舰艇上还是有些希望的。”宁雷咂着嘴巴说道。

“还有一个宁姨就知道了。就是铁路用的功率800千瓦的宝石涡轴发动机,这三种动力系统所都能顺利引进投产的话。我们就会有从13000千瓦,5000千瓦,和900千瓦,大、中、小三个系列的动力系统。”梁远有些兴奋的挥了挥手。

梁远所说的这三套动力总成从技术上来说宝石涡轴发动机是最先进的,在国际上属于七十年代后期水平,斯贝属于六十年代后期水平,而太因则是六十年代初期水平。

“宁姨,有了足够可靠的动力系统,以后我们愿意制造什么就制造什么,飞机、火车、轮船、发电,选择简直太多了,我这么说宁姨应该对以后企业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大致的认知吧。”梁远卡巴着眼睛看着唐婉。

唐婉有些无奈的抵着额头,苦笑着说道:“你说和没说没有任何区别,这些行业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大得吓人,哪像你说得那么轻松。”

梁远抓了抓头发,嘿嘿的笑了笑,说道:“火车那边有我小叔,发电那边有我妈,轮船这东西暂时看起来不靠谱,宁姨帮我弄天上的好了。”

梁远总不能和两个人说,我要在国内建立一家类似美国通用电气或是德国西门子那类企业。

唐婉揉了揉脸颊,利落的叹了口气,说道:“算了不想了,宁姨可赶不上你的脑袋,你说怎么弄就怎么弄好了。”

梁远这两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潜移默化,终于让身边亲近的人都留下了经商天才是深刻印象,一般来说现在梁远只要不说我要冲出太阳系,大部分商业计划是肯定会得到身边亲人支持的。

“小远,你可想好了,造飞机可不是简单的。”唐婉说道。

“我又不是想造f14战斗机。”梁远满嘴跑着火车。

“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试试手嘛,中航里边可有不少我眼馋的好项目呢,像和联邦德国合作的c75支线客机就蛮不错的。”梁远随口举了个例子。

“小远,你怎么知道中航和西德bb的合作项目的。”唐婉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bb作为联邦德国的明星企业,年年都去东德的莱比锡展会的,夏天那会我和两个丫头去参加莱比锡展会时。在bb公司的展台上看到了c—75飞机的比例模型,模型下边的资料上写着和我们一起研究的。”梁远随口说道。

唐婉沉默了一会,忽然咯的轻笑起来,说道:“宁雷,你可别不乐意。要我看老祖宗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还真有点意思。小远真就是发财的命,这是天意,谁也住当不了的。”

唐婉没头没脑的冒出来这么一句,把宁雷和梁远都弄愣了。

“你们都不知道。小远说的这个项目在中航内部是块烫手的山芋,中技航的领导层都是头痛得要命。”

随着共和国和西方国家交流的增多,在1987年,联邦德国的航空和宇航骨干企业bb公司,主动提出与共和国合作研制新型客机。面对西德递过来的橄榄枝,中航技公司的领导们高度重视,当即派出了中航技副总经理级别的大员在西德组建了合资公司,中德双方目标是合作研制座位7080个的中型支线客机,客机起名为c75。

c—75的性能在当时是相当的先进,甚至准备采用八十年代末期十分流行、先进的浆扇涡轮发动机作为动力核心,共和国代表团赴德不久,中德双方就在汉诺威展览会上联合展出了c—75飞机的模型,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

不过当去西德的代表团兴致勃勃的回国。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时,却猛然发现中技航的主管部门,共和国航空部的主要领导们对这个项目的态度开始暧昧了起来,主管中技航工作的航空部副部长吴惠国认为,在共和国已经在吴淞投入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