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
李世谟佩服道“圣上,胡人素来贪得无厌,您这十旗制度一出,这些人必将在这两年任期内疯狂掠夺吐蕃、南诏。”
杨侗笑了起来。
清朝用八旗制度汉入中原,杀伐无数,以几十万人口奴役了人口上亿的华夏数百年,他现在就是试一试,看这制度能不能横扫域外。
他对李世谟说道“吐蕃、吐谷浑主力尽丧,朗日赞普和慕容孝隽也都死于城下,同时杀了数万名俘虏一事,应该取得了震慑周边部落的效果;但江源郡虽被大隋占领,然地处高原,路途难行,条件艰苦,关键是尽为各部羌人,要想将之尽皆汉化,难度非常大,更非一年半载之功。朕打算以李将军为江源首任太守,夯实一个牢固的根基,不知李将军可愿?”
李世谟文武兼备,武艺不如秦琼、罗士信、裴行俨这些大将,可他自小学习兵法,极有韬略,而且这些天在二吐联军猛攻下,不但能站稳脚跟,还能在极为不利的形势下,发动周边各部纷纷前来帮助守城,足见其能,这等珍贵、罕见的全才,杨侗自然不会只让他当个次官。
“末将遵命,多谢圣上看重。”李世谟大喜。
随着大战结束,二王皆亡,数万名代表两国战力的精兵被屠杀,因为吐蕃强势崛起而征战不休的吐谷浑、党项和白兰诸羌之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同时大隋杀戮六万多名战俘的事情也震慑了诸羌各部,为大隋的政令夯实了根基。
他只要聚拢牧人、兴建三座县城、兴修官道,再以铁血慑敌酋、以利益分化、以史书典籍归化其民这三重手段治理江源即可…只要多管齐下,两代过后,所有异族尽说汉语、写汉字、读汉书、执汉礼,几乎与隋人无异。一旦以这套行之有效手段来奠定根基,那就是不世之功。
………………
却说众酋长出了积石关,踩着尸山血海,骑着归还的战马,孤零零的向南而去。奔行数里,不约而同的停马回望积石关,众人恍若做一场恶梦,望着一个个填埋尸体的大坑,无不愤恨恐惧、百感交集。
谁能想到占据先机的数十万联军,却被这么一支无敌雄师血腥报复,使雄霸高原的吐蕃、半死不活的吐谷浑兵败如山倒、一朝覆灭……
死在战争之中的还有无数党项兵!
这是血海深仇呐。
但面对这样一支军队,他们甚至连俘虏都不敢讨要,哪敢反抗、哪敢叫嚣着将大隋逐出高原?
要是现在有人站出来反抗大隋,残暴霸道隋军一定对他们展开更为残酷的杀戮,亡族灭种,绝非虚言……
不敢反抗就臣服。
他们虽然学习汉人知识文化,但弱肉强食的习性依旧存在,崇拜强者而藐视弱小,对于臣服强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一脸大胡子的慕容北叹息一声,忧心忡忡的说道“隋帝占领诸羌,让我们定居于各城,甚至会各个城池设立学堂,教授汉家典籍,我们纵然不敢违抗,但也不能全部配合,反而要发动族人抵触!我们吐谷浑以前因何强盛?就是因为艰苦的环境磨炼出出铁一般的意志,以及居无定所练就的强壮体魄!而弱肉强食的生存方式,使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战争之中,我们为了生活,在必要的时候男女老少都会上战场,久而久之,已经不觉得这种刀口舔血的生活是受罪,反而因为受到威胁,各部各族凝成一个上下一心的整体,有着极为强大的战斗力。要是我们遂了隋帝之意,我们的后裔必将和汉人一样,居住在城里抵御风沙严寒,读着汉书而忘掉我们的祖先,再也没有披荆斩棘、悍不畏死的野性!”
慕容北看似粗鲁,实则无比精明,一眼就看透了杨侗的谋划。
“反抗?怎么反抗?我们世世代代跟汉人打,死伤无数,而步萨钵大可汗更是先被杨广灭了国、后让杨侗的联军兵临城下,但依旧虚与委蛇、矢志复